2016年12月4日 星期日

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集合出版社

綜觀台灣女同志小說之研究,仍多數聚焦於邱妙津、陳雪、曹麗娟、張亦絢等人之作品,如林佩苓於碩士論文《依違於中心與邊陲之間》分析1980年代至2000年的台灣女同志小說之發展與流變,她認為1990年代的女同志小說普遍可見女校校園與菁英憂鬱氣質,2000年後,較為正向歡樂與大眾取向的風格「透過女同志網路文學版上的大眾小說集結,及國內兩大龍頭女同志大眾小說出版社的誕生表現出來。」

所謂「兩大龍頭女同志大眾小說出版社」即指分別創立於2000年的集合與2004年的北極之光。可惜的是,論文僅簡單將兩家出版社的出版品定性為:「揮別過往陰鬱氣氛的同時,也彷彿逐漸淡化長久以來女同志文學的菁英化色彩」,兩家出版社旗下之小說在整本論文的篇幅中幾乎不成比例地單薄,未被深入分析,在此,「大眾」不過是個面貌模糊的標籤。

至今,以這兩家出版社之作品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僅有一篇,為李玉婷完成於2009年的碩士論文《台灣網路文學產製與消費因素之研究—以女同志出版社及其讀者為例》,試圖了解國內女同志小說的網路文學產製發展以及讀者反應。這份研究採網路問卷與深度訪談法,從讀者與女同志出版社業者雙方面取樣,記錄女同志網路文學出版之產製過程,以及人口特質、顧客忠誠度等變項,對實際購買女同志出版社小說意願之可能性影響。

有趣的是,李玉婷的研究其實聚焦於出版品與讀者間的關係,也在結論中對於出版社漸趨疲乏的內容及生產力提出建言:「女同志出版社要如何增加小說內容深度與豐富性、進而出版更能打動人心的深度作品,以及解決資金困境,開發新局,實為未來所需解決之問題。」

那麼,回到同志文化生產的向度,我們該如何理解所謂「女同志大眾小說出版社」的出現?囿於篇幅,本文透過專訪集合出版社之創辦人林寒玉,先行梳理其創社理念、營運模式、出版邏輯與行銷方式,並試圖提出幾個後續可能之研究方向。

林寒玉畢業於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後進入出版社工作,一次下班後在台北車站站前一帶的書店閒逛,尋找同志相關的書籍,令她印象深刻的是,當時,除了由教會出版的「為何同性戀是一種罪」之類的書,卻找不到為同志寫的作品。這個經驗在她身上鑄下了自己出版女同志書籍的念頭,2000年,因緣際會下,親戚提供合法登記的場所,當時的女友豪邁地提供了一筆資金,成立出版社的現實條件一到位,她便辭去工作,集合出版社於焉成立。

對林寒玉而言,成立出版社雖然是一商業行為,但她其實是透過出版來做同志運動,經營出版並非她的一生志業,甚而,她早已明確地立下集合的終點。2005年,在國際書展受訪時被問及出版目標,林寒玉脫口說出出版100本拉子小說,然而,這個數字實為甜蜜的負荷,16年來,「好好小說」系列目前已出版78本,但獨立出版難以經營,龐大的財務壓力讓她吃不消。100本是目標,其實也是個停損點。

創社後,資金來源多數來自親友借貸,林寒玉也非專職經營,必須靠其他工作支持個人生活。一本小說的成本約五到十萬,售價平均200300元,早期的印量每本第一刷2000本,至2007年左右,隨著書市下滑,印量也降至888本,儘管近年如《愛T的兩萬種方法》和《拉子ㄟA片》頗為暢銷均已售罄,庫存壓力也讓她決定不再版。李玉婷的研究指出,「從量化研究中發現……女同志出版社之主力顧客來源為學歷高中職專、性傾向為T26-30歲以上的族群,較會支持且願意持續購買女同志出版社之書籍。」

早期,集合因應女同志BBS站、論壇的興起,網羅多位在網路上書寫女同志小說的寫手,如小喬、張漠藍、祐希、AD.Lin、旻兒、小紅豆、薔薇等作者,其中銷量最好的作品為AD.Lin 2002年出版的《握手》,曾創下出版三個月即再版的紀錄,總銷量約4000本,小說以T的情慾為出發點,企圖在不同短篇裡,描繪不同年齡、階級的台灣T美學,深獲好評。

作為一人出版社,在有限的資源下,集合的行銷方式多帶著社運性質,除了透過經銷在全台通路鋪書,也常於同志大遊行、台北同玩節會場、性別人權協會募款餐會現場擺攤售書,直接面對讀者。此外,集合長年以「捐書可以改變社會」的活動攻佔校園,她們邀集讀者捐款認購套書,再將書寄至全台各地的圖書館或高中輔導室。目前,幾乎全台高中輔導室皆曾接受集合贈書。林寒玉經營集合16年,也曾接過家長的抗議電話,但讓她最感挫折的是在捐書活動中,被圖書館退書。比例雖不高,但「圖書館太小放不下」這樣的理由讓她哭笑不得,不過,面對退書的單位她從不放棄,也曾隔了幾年再試一次便成功。

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然而,台灣的同志研究長年忽視集合或北極之光的出版品及其影響力,若細數集合旗下的78本小說,其題材多不是校園愛情故事,反而含括老年同志、拉子A片、多重性伴侶、一夜情等議題,林寒玉雖深知校園純情故事最好賣,但她其實希望能出版多種類型的小說,呈現不同的女同志樣貌。而林寒玉也期許未來能出版關於死床、女女性工作或同志家庭的小說。顯然,相較於1990年代的文學菁英,集合出版社的出版品其實蒐羅了另一種再現女同志社群的方式與樣貌,寫作者如何取材,其與女同志生活有何關聯,是否反映社群的心理意識,面對也許不夠成熟的文本該如何深化解讀,皆是應可進一步探詢的課題。

(原刊於《今藝術》2016年12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